「尊重語言」的歷史失憶症:一份 ROC 敘事的病理解剖

溫柔的謊言最致命:解剖一種試圖漂白歷史的「ROC 敘事」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則堪稱樣板的言論。它代表了一種新興且更具迷惑性的統戰話術:試圖將中華民國(ROC)在臺灣犯下的文化滅絕罪行,切割為個人的歷史錯誤,並用一種溫情、理性的糖衣,包裹其殖民體制的內核,勸誘臺灣人忘記自己受過的傷。

這種論述比粗暴的恐嚇更危險。因此,讓我來進行一次完整的病理解剖。

一、神話 vs. 現實——ROC 真的「尊重語言」嗎?

該文作者宣稱,「一個真正的中華民國人,一定會尊重各地語言」。這句話,是對所有經歷過 ROC 語言暴力時代的臺灣人,最徹底的煤氣燈操作。

ROC 的「尊重」,展現在哪裡?

是展現在當年校園裡,老師在我們父祖輩的脖子上,掛上**「請說國語」的狗牌**,將母語貶為羞恥的符號嗎?

是展現在全面禁止在學校、在媒體上使用我們的語言,讓一整個世代的臺灣人,成為失語的「青盲牛tshinn-mî-gû」嗎?

ROC 在臺灣的歷史,從來就不是「尊重」,而是系統性的**「語言謀殺」**。這不是意外,這是為了鞏固其鬼扯「光復」、以僭主身分強加「Chinese 認同」的政權級政策。

二、命名的政治——為何「臺語」必須被稱為「閩南語」?

該文作者輕描淡寫地提及「閩、客」語言。這正是 ROC 殖民政策最陰險的一環。

東南震旦泉漳移民的語言,從清帝國及日殖時期本來就叫**「臺語(Tâi-gí)」**,是在這片土地上,由此系民族祖先發展茁壯的語言,並進而產生地域認同及代表性。但 ROC 代管當局為了斬斷語言與土地的連結,強行將其降格,在二戰後代管十餘年後明令改稱為「閩南語」。

這個命名的政治意圖非常清楚:它要剝奪「臺語」的主體性,將它定義為「源自 China 福建省南部的一種方言」。透過消滅此族的語言名稱,來消滅此地的任何地域認同。每一次我們跟著說「閩南語」,都是在無意中,肯定了 ROC 的殖民史觀。

三、露骨的詞彙,同源的靈魂——從「現代漢語官話」看見的帝國野心

該文最核心的詭計,是試圖切割孫文、蔣介石與 ROC 體制的關係,創造一個「國父的理想是好的,只是被蔣介石執行壞了」的假象。而其不經意間使用的詞彙,則徹底戳破了這個謊言。

文中使用的「現代漢語官話」,是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PRC)語言學的標準術語。這無意間暴露了其論述背後的思想光譜,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ROC 與 PRC 在語言政策的靈魂上,是同源的。

兩者都共享著一個以「大一統」為核心的帝國主義計畫。推行單一「國語/普通話」,並向來將諸夏語系中所有豐富的語言(臺語、客語、粵語、吳語等)全部貶抑為次等的「方言」,從來就不是蔣介石一人的暴政,而是寫在 ROC 與 PRC 這些 Chinese 政權所體現 Chinese 近代共和集體意識、政治機器基因裡的核心綱領

所謂「國父創立 ROC 讓沒有人受壓迫的理想」,根本是一個為了服務當代政治宣傳,而憑空捏造、回溯美化的胡謅。將所有罪責推給一個獨裁者,是為了讓「古典 ROC」這個殖民體制本身,得以脫罪,並以一個「純潔的、被誤解的受害者」形象,繼續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

結論:拒絕被虛假的溫柔所蒙蔽

這種看似溫和、理性、甚至帶有自省色彩的「藍統」論述,遠比咆哮的戰狼更具毒性。它試圖用一個虛構的美好過去,來置換我們真實的傷痛歷史。

臺灣人,我們的歷史自己寫,我們的語言自己命名,我們的國家自己建立。對於這種試圖為殖民者塗脂抹粉的溫柔,我們唯一的回應,就是更清晰、更堅定地,說出真相。

賓主,必須分清楚。


(本文結束)
對社交網站的斷片化、言論箝制化不滿嗎?其實我們可以「部落格文藝復興」。用 RSS reader 把這個網站訂閱起來,就會收到最新文章的通知:
follow us in feedly
然後下面一樣有 Disqus 回應系統可供留言互動。

本站語言標示說明:
🔴 臺灣南島各語言 🔵 客家靛花 🟢 臺員翠青
Ⓜ️ Mandarin
各國國旗 = 各國語言

本站技術架構:感謝 Obsidian - Sharpen your thinkingoleeskild/obsidian-digital-gardenVercelVSCodiumGitHub


家庭學語進度(2023/8/3 日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