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加油;免閣「漢」矣;「小炒」是 Tâi-gí?!
- 毋閣攏無時間共報導好好看了 
- 有儂推薦中國侵略資料庫
- 更新脆自介:
臺灣各種語文復興、各民族共同自決建國
終止 ROC 代管‧臺澎聯邦共和
O sera no mita ko kamaro'an no mita
🔵 客族 🟢 臺員
熱愛 📕 原住民語文
Ⓜ️ 有溫度的 ENTP 斜槓史語執業律師
免閣「漢」矣
關於近日 ROC 代管當局的網站上有把臺灣的非原住民寫成「其餘人口」,未以「漢族」作為原住民的對應概念一事,被 Chinese 哭爸一堆
我們本來就也完全不需要用「漢族」這種概念啊。 東亞黃長珠三河流域的「諸夏語系/漢語系」這麼多種不同的語言、各地飲食服飾文化也都不一樣,每種語言本來就可以各個民族,就算 China 要維持同一國,也大可承認有冀魯晉豫秦巴蜀湖湘吳贛粵客閩南閩東閩北閩中各族
語言學都識別不同語言了 民族學也識別開來不為過啊 所以「漢族」是個建構、是種詮釋,不是客觀事實; 「民族發明/語言想像共同體」是一種認同的運作, 那麼「強制民族統合混一」同樣是帝國認同政治在運作而已,不是先講先贏。
況且況且,PRC 官方說法到現在還是堅持「一個漢族、一個漢語」,漢語下面的只能叫「漢語方言」哦,「漢族」下面頂多叫「漢族幾大民系」哦。很荒謬,或者,以「Chinese 特色」來說,什麼都不荒謬。
這就像訴訟或辯論上的舉證責任分配一樣, 如果「一個漢族」不是先驗的真理, 那麼拒絕用「一個漢族」概念去套這麼多不同語言文化的人,反而並不需要為這樣的選擇辯護太多。
補充
- 另外對我來說「其餘人口」並沒有輕蔑或不尊重感,附此敘明~
-
另再補充:我不是那種「否定自己是『漢人』然後硬要攀附原住民血緣,只為了跟 China 脫鉤」的人
我是直接把 China 近代主權國家 vs. 東亞大陸地理、歷史、語言、文化分清楚、不讓 China 包牌亂搞文化統戰,讓大家可以放心承認「自己的語言/祖源/傳統飲食、衣著……屬於諸夏語系的某些民族」、「東南震旦閩粵為主的祖居地」,又不用跟著 Chinese 的「中華漢」建構走。 這邊有短片說明~ youtu.be/zGHMQ…
-
說什麼「承不承認漢族」?誰有義務「承認漢族」?「漢族」是什麼萬有引力法則或是牛頓第幾運動定律嗎?小粉紅任務無法交差急了。分別理解成不同民族也不會死,況且諸夏各民族各有數千萬人口,語言都差很多,何苦要扯成十億級的一個大民族大帽子再發明不需要的「民系」等 級。我也沒說要分裂 China,這只是更有利於各民族語言被尊重而非漠視。所以不要「單一漢族」進步多了。 (當然臺澎不屬於 China,民族是跨國跨地現象)
客炒肉、Tâi-gí 小炒
好驚奇,由「故事」粉專的一則講客族炒肉文章連結出發,Tâioânkiû-台灣球(台文外交、郵政、翻譯、創作 - Tâigí Taiwanese Diplomat of Formosan)粉專小編提供《臺日典》書影,原來「客家小炒」的「小炒」一名倒可能是來自 Tâi-gí?!


所以「小炒」不是 Chinese 詞,而是因為臺員族有這種料理,但又拿來稱呼客族的同類料理而混出臺灣 Chinese 裡的「客家小炒」之名?(因為 Tâi-gí 不會叫「客家」,所以應該是混了 Chinese)
國母國父
「去中心化」乜係建國運動个特色:

嗯啊,逐儕人都做得做國母國父,自家个國家自家建
Dàg sǎ ngǐn du zodèd zo guèdfu guèdmú, ciigá ge guèdgá ciigá gian.
(本文結束)
對社交網站的斷片化、言論箝制化不滿嗎?其實我們可以「部落格文藝復興」。用 RSS reader 把這個網站訂閱起來,就會收到最新文章的通知:

然後下面一樣有 Disqus 回應系統可供留言互動。
本站語言標示說明:
🔴 臺灣南島各語言 🔵 客家靛花 🟢 臺員翠青
Ⓜ️ Mandarin
各國國旗 = 各國語言
本站技術架構:感謝 Obsidian - Sharpen your thinking、oleeskild/obsidian-digital-garden、Vercel、VSCodium、GitHub
家庭學語進度(2023/8/3 日間更新):
- 愛灣語厥本人 👨:
- 🔴 Sowal no Pangcah 5-4
- 🔵 Hàgfa 客話初級認證 ✅
- 🏴 Gàidhlig 6-3
- 🇰🇷 한국어 22-7-1
- 倈仔 👦:🟢 Tâi-gí 1-1-3
- 妹仔 👧:🟢 Tâi-gí+🔵 Hàgfa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