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書櫃裡小六鵝子借了法律常識書籍,打開一看是漫畫。現在孩子們真的這麼愛看漫畫!什麼時候才要看字很多的書啊 🤣 不過也回想起,小時候我本來確實也希望有歷史漫畫的,以為有漫畫的司馬遷《史記》,結果當時爸媽只知道景美夜市的小書報攤,裡面只有聯經出版社《白話史記》,全都是文字毫無圖畫,我也只好接受,這,就成了我讀歷史書的契機,而且因為長期家裡也無法添購太多其他歷史書,《白話史記》的所有本紀、世家、列傳我翻了很多遍算很熟(雖然不重要)。這應該是小學低年級就發生的事了。如果當時我的環境裡有一堆漫畫可看,會不會差很多? #待分享
- 週二跟一位當事人坐臺鐵去臺南開庭,來回聽他講很多事都還 okay 也油然生敬意,唯獨講到歷史知識時他開始講很多錯的甚至把金庸小說郭靖黃蓉當史實真的讓我心裡一直尖叫,只好假裝飯後升糖昏昏欲睡……我在想,是因為商管、理工的知識很實用很能驗證所以比較不會有太多「假痟」的東西,而文史怎麼就一堆人亂蓋啊……(分享到脆)
臺語
又看到脆上有人發文糾結 Ho̍h-ló-uē 被叫臺語
不要,我不要語言名稱邏輯被扭轉。全世界數百個國家+地區的語言名稱都可以這樣命名,「閩南語」、「閩東語」、「粵語」等等也通通都是
不要總是遇到「臺語」就轉彎一直針對。堅決推動多語社會、語區聯邦、保障每種語言就算不叫「臺語」也能被傳承、使用的權利,順便改善整體的語言社會學環境,是遠為重要也更有效益的最後,再怎麼反對泉漳移民後裔的語言被稱為「臺語」也罷,
真的不要像 ROC 一樣只准有「閩南語」一種選擇叫人吞,to-siā / dóqia / aray。
沙文的永遠是心態不是名稱
(至於「國語」這個東西實際上則不是名稱問題,而是錯誤的制度。了解這點就能回應一些人混為一談了,把「臺語」和「國語」混為一談是誤會,若有一種語言叫「臺語」,它完全不需要或不應該像日、Chi 等國所推的「國語」那樣的錯誤制度,而是單純是眾多語言中的其中一種,即使多強勢,我們都可以訂定保障少數的制度,那就不會是沙文)
說想要扭轉「臺語的定義」嗎?我總舉例,難道 Chinese 定義也要包含 China 境內的俄語、朝鮮語、蒙、維、藏、壯……等無數語言?
China 境內有蒙古語是蒙古族的族語,那蒙古語也是 Chinese?
但 Mongolia 也是蒙古語的大本營,那蒙古語到底是蒙古語還是 Chinese?蒙古語到了 China 就變 Chinese???世界每種語言都會因為分佈到世界各地而具有許多名稱嗎?亞美尼亞語會因為 diaspora 流散到英國有人講所以就也變成 English 嗎?一直講下去「就是太美麗而讓人不敢逼視」耶……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如果有一種語言要叫 Toi'ngi 我也贊同,因為是可以區別的;如果有人想倡議叫「客家台語」我也覺得這種做法好一點;
但如果因為情感因素就完全否定各種論理的可能性的話,那我也沒義務要接受各種標籤和指控。
當晚新得到的線報:脆上有人想扭轉「臺語的定義」,但是不接受扭轉「閩南語的定義」(e.g.「閩南的客語也是閩南語」之類)……🤷♂️
(本文結束)
對社交網站的斷片化、言論箝制化不滿嗎?其實我們可以「部落格文藝復興」。用 RSS reader 把這個網站訂閱起來,就會收到最新文章的通知:

然後下面一樣有 Disqus 回應系統可供留言互動。
本站語言標示說明:
🔴 臺灣南島各語言 🔵 客家靛花 🟢 臺員翠青
Ⓜ️ Mandarin
各國國旗 = 各國語言
本站技術架構:感謝 Obsidian - Sharpen your thinking、oleeskild/obsidian-digital-garden、Vercel、VSCodium、GitHub
家庭學語進度(2023/8/3 日間更新):
- 愛灣語厥本人 👨:
- 🔴 Sowal no Pangcah 5-4
- 🔵 Hàgfa 客話初級認證 ✅
- 🏴 Gàidhlig 6-3
- 🇰🇷 한국어 22-7-1
- 倈仔 👦:🟢 Tâi-gí 1-1-3
- 妹仔 👧:🟢 Tâi-gí+🔵 Hàgfa 2-1-1